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宽城大石柱子乡产业转型升级,奏响现代农业发展新乐章

    信息发布者:夜未央
    2017-04-02 10:37:18   转载

    承德:宽城大石柱子乡产业转型升级,奏响现代农业发展新乐章

    京津冀文化网7月10日讯(朱长胜 李永君) 一个个美丽乡村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嫁接后的果树满山遍野,广袤的农田里孕育着新果实,密密麻麻的蔬菜、香菇大棚,绊马河水上乐园的冲浪漂流……大石柱子乡的每一处都见证着现代乡村的发展步伐。7月8日至9日,记者走进了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大石柱子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走访,见证了在“生态产业、美丽乡村、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南部的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大石柱子乡,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乡情,有效利用当地资源,走上了一条富民强乡之路。他们坚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确定了以“绿色、生态、民俗、环保”为主线,按照“生态立乡、科教兴乡、农业稳乡、旅游活乡”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设施农业、特色旅游、新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环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打造具有民俗风味的美丽乡村

    大闫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正在为村民讲解满族农耕文化

    7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大石柱子乡大闫杖子村,整齐的街道,靓丽的广场。更值得一提的是——宽城满族农耕文化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古老生产生活用具,从清代花轿,到战争年代的草鞋军刀老照片,大到扇车,小到针头线脑应有尽有。大闫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刘良将多年搜集到的3000多个老物件放到博物馆供人们观赏。“我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更是让子孙后代继承满乡儿女勤劳、勇敢、爱国的优秀品质。”刘良说。满族博物馆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部分,将对更多的人免费开放,让满族民俗文化传播得更广泛。

    积极调整种植栽培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大石柱子乡党委书记董业苍(中)、大石柱子乡乡长李锋(左)与东梨园村菇农石孙魁交流

    大闫杖子村村委会主任闫守军和承德市农牧局驻村工作组负责人蒋俊杰正在交流平菇种植技术

    位于大闫杖子村的宽城润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双孢菇生产车间

    在鑫美黑木耳专业种植合作社上班的当地村民正在采摘木耳

    “过去是有什么吃什么,现在是吃什么有什么。”东梨园村菇农石孙魁用这句话概括了大石柱子乡农民当前的生活水平,他还告诉记者,种菇之前自家一无所有,现在新盖了房子,买了小轿车。在石孙魁家的菇棚里,记者看到的是菇型圆正的反季菇——0912香菇,质地坚实、浅褐色,主要供应中高端市场,有效避开了近两年低端香菇市场的价格低靡状态。石孙奎告诉记者,今年引进的0912香菇收获喜人,明年他将扩大0912香菇的种植规模,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近年来,大闫杖子村28户贫困户当中,有26户种植香菇脱贫。村主任闫守军作为种菇大户,面对当年香菇市场价格低的情况,在乡党委i、乡政府、承德市农牧局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启了平菇的栽培,利用香菇的废弃棒栽培平菇,既降低成本,又增加了收入。

    “打工养家,种地糊口”是该乡农民多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全乡11个行政村,有9个是贫困村,还有2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始终在3000元左右。为此,乡党委、政府提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基地;招商引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大石柱子乡党委书记董业苍(右)、大石柱子乡乡长李锋(左)和绊马河村党支部书记张焕才(中)正在研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事宜

    大石柱子乡党委书记董业苍(右一)、大石柱子乡乡长李锋(右二)与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周云飞、村委会主任李树国探讨梨树嫁接长势情况

    大石柱子乡过去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不能更好的带来经济效益,针对这种情况,乡领导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让干部、群众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把中国农科院专家请到田间地头为百姓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增产增收。现已成立了润丰双孢菇工业化生产基地项目、香菇产业基地项目、仿野生黑木耳种植基地项目、日光温室蔬菜基地项目、有机稻生产基地项目、干鲜果品基地改造提升项目等多个现代农业项目,农产品除了供应省内市场,大多销往北京、天津和辽宁。既完成了产业转型,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流转问题。

    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旅游

    鱼鳞山漂流上游一景

    近年来,大石柱子乡对自然景观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形成了以鱼鳞叠锦、蝴蝶仙山、千年古松等12大景观为构架的生态旅游观光景点。在青龙河畔建成了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中心,建设漂流巷道6.5公里。鱼鳞山景区综合功能带给游人的是不一般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满足健身休闲、怡情养性、游学益智等多重享受。最聚集人气的是鱼鳞漂流项目,两小时的漂流,时而激流冲浪、惊心动魄,时而随波逐流、悠然荡漾,徜徉在青山绿水中,让身心回归自然。

    为了培育满族文化教育基地,特在大闫杖子村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宽城满族农耕文化博物馆,不断充实满族习俗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打造“看满族文化,赏满乡风情”的休闲圣地。

    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大石柱子乡党委书记董业苍在双松汀村葡萄园了解苗木生长情况

    “第一茬大棚菜收完了,每个棚净赚2万元左右,4个棚加起来赚了8万多。”正在大棚里劳动的西梨园村王淑英告诉记者:丈夫身体不好,不仅不能外出打工赚钱,而且每年都要万八千元的医药费,一家老小6口人的日子非常艰难,自从承包了蔬菜大棚,种了黄瓜和西红柿,只用一年时间就脱贫了。大石柱子乡人民政府乡长李锋告诉记者:“一个大棚的成本是15-16万元,一般村民修建不起,但像王淑英家采用从种植大户手里承包的方式,承包费、菜苗、肥料和帘子等材料加起来,每年不超过3万元。接下来,将在全乡推广这种方式,让更多贫困户承包蔬菜、香菇大棚,让种植大户稳赚,让贫困户增收,达到双赢。”

    西梨园村党支部书记金德玉通过外出考察,带领4个贫困户种植种植60亩果园,果树里间种油葵,长势良好,预计亩产600-800斤,已经和外地食用油生产企业签订了油葵回收协议。

    大石柱子乡采取党员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入合作社等方式,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共奔小康。

    大石柱子乡党委书记董业苍说:“大石柱子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无工矿企业,我们根据实际,结合乡情,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种植方式,研究如何让农民低投入、高产出。调整了种植方式,靠科技致富,我们和中国农科院直接对接,通过实地手把手教、举办培训会、利用微信交流等方式,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的问题。今后,我们还要把更多的专家请进来,为农户进行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总之,让全乡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乡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